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正確的飲食習慣
一般人在增重的觀念上都以為只要多吃就好,比較好一點的就會知道要用多餐的進食方式並且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但結果通常都會吃太多,也就是補充的熱量大於消耗的熱量。可是要增重不就是應該補充超過消耗的熱量,這樣才能增重嗎?
攝取的熱量比消耗的熱量多時肌肉處於合成狀態。
各位一定很熟悉這句話吧,這是指一天的總攝取熱量,並不是指一餐的總攝取熱量,還記得增重一天需要5~7餐的進食嗎?如果每一餐都吃到9分或是10分飽,那一天5~7餐的進食量,我看就算被操個一天一夜後熱量的消耗都還不需要那麼多的食物來補充。
東方人習慣將一天分成三次來進食,在這三次中必須滿足一天所消耗掉的熱量,這樣的飲食習慣造成了東方人在一次的用餐中就必須吃的很飽,因為距離下一次用餐還有5~6個小時的時間,如果不吃飽一點那很快就會餓了,餓了就會無法工作。這樣的飲食習慣讓東方人成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
一次吃到飽為什麼不好,很多人會有這方面的疑問。吃過飽胰島素會大量分泌、血糖持續飆高,人就會感覺到懶懶不想動,頭腦也會昏沉沉(血液集中在胃部工作),不想動會減少熱量的消耗,也會影響工作的動力。更嚴重的是人體一次所能吸收的熱量是有限的。
而通常由人體傳達到大腦的饑餓訊號遠比人體一次所能吸收的量來的大,這樣說好像有點籠統,應該說人體在越饑餓的情形下就會越想吃進更多的食物,而其實人體並不需要那麼多的食物,因為過度的饑餓導致人誤判了身體發出的饑餓訊號。
在極度饑餓的狀態下接觸食物免不了一陣的狼吞虎嚥,且大多是未經多次咀嚼吞下肚的,這使食物的型態仍多呈現為固體,加長了胃的的工作時間,也使食物被小腸吸收到人體的時間拉長,所以人體在仍感覺到饑餓的情形下會繼續進食,因為饑餓訊號的停止是要在人體開始吸收到能量後才開始。
在一次的進食補充超過人體所能吸收的熱量時,這些多餘的熱量便會轉化為脂肪儲存在身體,人體儲存脂肪的時候第一選擇就是肚子,第二就是臀部和大腿後方,所以有些人不管運動量多大仍然會有小肚子,這是飲食方式錯誤造成的結果,無關運動量不足的問題。
在增重時要分為5~7餐進食、每餐6~7分飽,就是要避免一次攝取過多的熱量,讓人體吃進的食物能量能最大程度的提供給訓練後的肌肉,而不是屯積在身體(肚子)成為脂肪。
有些人喜歡用不吃東西的方式來減重,我們知道儲存在人體的碳水化合物要是消耗後,會動用到蛋白質(肌肉)來當作能量供應的來源,不吃東西減肥到最後減輕的只是肌肉的重量而不是脂肪的重量,因脂肪有不需鍛鍊即可持續增加的特性,這只是為日後『復胖且更胖』種下惡性循環的因而已。
在此要再重申一次,世界級的頂尖運動員從未感覺饑餓降臨過,運動員最重視的就是肌肉而不是脂肪,當饑餓有可能帶走辛苦訓練得來的肌肉時,就算是世界級的運動員也會非常重視飲食且不讓自己面對饑餓的降臨。
饑餓除了會讓肌肉成為身體的能量供應來源外,有沒有人想過如果一直不吃東西那肌肉是不是仍被持續當作能量供應的來源,答案:是,但以另外一種型態發生。
肌肉被當作能量供應的主要來源後,如果沒有一個停損點,以 一克 肌肉僅能產生4卡路里來看,人體的肌肉很快就會被消耗殆盡,沒有肌肉等於失去生命,上帝造人時當然不可能沒有考慮到這一點。
所以上帝設計了當肌肉被當作能量的主要供應來源一段時間後(事實上在饑餓來臨時已經開始了,只是介入程度不高),又得不到其他的能量來源補給時,會將蛋白質(也就是肌肉)轉化為脂肪的型態儲存【 一克 脂肪能產生9卡路里】,用以延緩蛋白質(肌肉)的消耗速度。
最佳的實例就是依索比亞的難民,他們一天頂多一餐或二餐,甚至好幾天沒東西吃也是很常見的事,所以他們的身體為他們選擇了延續生命的最好方法:將能量全部儲存於肚子,如此才能繼續活下去。在此身為文明社會的我們,更應該珍惜食物和自己的身體。
總結,一餐吃超過人體所能吸收的量和饑餓來臨時,都會造成脂肪的屯積,增長肌肉、減少脂肪是所有運動員全力追求的,這全建立在正確的飲食習慣上。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