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4日 星期六

龍舟基本技巧

(撰寫人:台北市立南港高中體育教師 余鑑紘)



要讓龍舟划的『快』,必須要有最大的『合力』,此『合力』來自於每位成員的基本技巧、動作一致性、配速以及默契等。

握槳及支撐技巧:
(一)握槳:
以左手划槳的槳手為例,該位槳手的右手應將食指與中指分開並扣於槳的握柄上,左手應握於槳葉上方一個半拳頭的位置。
(二)腳的支撐:
以左手划槳的槳手為例,左腳應撐住座位前方的腳踏板區域,主要目的在於增加蹬腿的力量,因為划龍舟並非只依靠上半身的力量,而是全身的力量。而右腳必須曲屈,右腳曲屈主要目的在於協助身體的平衡。

划槳預備動作:
划槳動作主要重點在於與斜前方槳手及右(左)方槳手的配合。因此除了基本划槳技巧的一致性是訓練重點之外,整體動作的一致性更是季前訓練期的重點之一。
(一)上半身動作:
1. 右手動作:
以左手划槳的槳手為例,右手稱為上手,在預備動作時上手應該彎曲90度,拳頭朝前。
2. 左手動作:
以左手划槳的槳手為例,左手應該在預備動作時盡量的往前延伸。槳手在完全往前延伸的情況下,槳葉若會碰到前一位槳手的手肘或肩膀的話,表示前一位槳手的動作沒有完全伸展開。
3. 身體動作:
以左手划槳的槳手為例,在預備動作時應該盡量的讓左肩往前旋轉,最佳的動作是每對槳手在作預備動作時兩位槳手的肩膀是幾乎呈平行的狀態。

槳葉入水技巧:
(一)預備動作:
以左手划槳的槳手為例,右手稱為上手,在預備動作時上手應該彎曲90度,拳頭朝前。左手要盡量的往前延伸,整隻槳與水面成約40至60度。
(二)槳葉入水與抓水:
槳葉入水瞬間拉槳與蹬腿是幾乎同時的。而在龍舟加速的過程中拉槳時槳葉的移動速度必須是比船速還快。一般初學者或是在比賽中體力用盡的槳手,會因為划槳速 度跟不上船速而在槳葉入水時發出『咚』的聲音;這種情況稱為『頓槳』。槳手頓槳時對於龍舟本身的速度影響極大,因為頓槳會影響整體的合力。相反的,若能使 划槳速度高於船速的話(即是所謂的抓水),就能維持或提升船速。

抓水動作確實,才有辦法運用到全身的力量划船。此外,對於整體動作技巧不成熟的龍舟隊而言,若划槳速度高過船速太多,會使其他槳手不易跟槳,而使整體動作混亂。但若是一艘訓練有素的龍舟槳手,那麼這艘船就會有較佳的『加速度』。

划槳技巧:
划槳技巧中最重要的是划槳軌跡和整體動作模式。划槳軌跡就是槳葉在水中的抓水方向。
(一)上肢動作:
1.右手動作:
以左手划槳的槳手為例,右手應往前推向前位槳手的肩膀處『推的方向是往前方而不是往前壓』。
2.左手動作:
以左手划槳的槳手為例,左手應該斜直線往後拉,在划槳之前必須盡量的使左手往前延伸,而延伸的動作則與肩、腰、腿部動作有關。
(二)身體動作:
以左手划槳的槳手為例,入水划槳時肩膀應完全轉直,胸部面向右邊的槳手。拉划時同時使出蹬腿的力量並轉腰。槳葉拉到大腿三分之二即出水面提槳。


提槳動作:
(一)直上直下:
提槳出水面時應利用上手直線抬出水面,一般選手會習慣『甩槳』(甩槳即划J字形)甩槳容易影響動作一致性,而分散合力。
(二)前伸動作:以左手划槳的槳手為例,提槳後必須盡量的將左手往前伸,以增加划距。

結語:
各項競技運動的基本技巧雖然看似簡單,但是要突破瓶頸的話,最基本的就是紮實的基本技巧、動作。即使是世界級選手也不免要花費大部分的時間在於基本動作、 技巧的練習。龍舟運動也不例外,每一個動作都做得確實、穩定性高,之後再進行抓水技巧、動作一致性、配速以及默契等的練習,才能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

要學會龍舟划槳技巧並不困難,但是整體動作配合要做得好卻很困難。還記得要如何讓龍舟划的『快』?就是『合力』,假設在動作配合狀況佳的情況下,每一位槳 手的划槳力量為10公斤,整艘龍舟就有180公斤的划槳力量。但是若其中一位槳手划槳頻率、動作與其他槳手不一致時,整艘龍舟就會減少數倍的划槳力量。而 減少的阻力來自於該位槳手所持槳葉的檔水阻力、蹬腿阻力以及本身重量的負擔等。

划槳技巧講求簡單、一致性,龍舟是屬於團體合作項目,因此不需講求個人的划槳花俏性,應該以簡單、一致容易配合的動作為主,才不會在划槳過程中擾亂划槳節 奏,而影響整體的合力。 


參考資料: http://user.nksh.tp.edu.tw/staff/gc04/droagonboat_skill.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